|
【苹果日报】近年不少发展商积极收购旧楼,如重建价值高的旺角、大角嘴及铜锣湾,城规会昨日就这两区土地加入高度限制的金刚箍,有业界认为,此举势令重建项目的设计及景观受影响,或令收购价值减少近一成。 城规会过去数年间,已为多区如西半山及北角等分区的土地加入高限,昨日终轮到旺角及铜锣湾。其中涵盖旺角及大角嘴的旺角分区大纲图,除反映朗豪坊写字楼已落成的主水平基准260米的高度外,其余商业及住宅土地高限一般由60米120米高,即约18至35层高。
近年在大角嘴展开大量收购行动的田生集团(8136)及恒地(012),相信会趁机压低收购价。恒地除大角嘴海安楼已完成收购,但未批建筑图则,余下正收购中的旧楼如海兴大楼、永发大楼、大志工厂大厦等共逾10幢旧楼,料受影响。 【东方日报】政府主动推出招标的沙田石门商贸地皮,於昨日截止入标,据悉有约三家发展商入标,其中有份入标的信置(00083)透露是独资入标。
市场人士指出,石门一带交通等配套日趋完善,加上邻区工业地改划作住宅用途,令发展商睇好该区商业发展。另外,城规会原则上同意规划署建议将七个地区共约29.5公顷工业地转作住宅等用途,但料改划过程漫长,需要私营力量配合。 信置执行董事陈荣光昨日亲自入标石门商贸地皮,他表示,集团看好地产市道,故独资参与。 沙田石门商贸地皮位於安耀街、安群街及安丽街交界,可作非住宅用途(不包括酒店、加油站及安老院),占地约9.18万方尺,最高可建楼面约45.93万方尺,最高地积比率约5倍,高限为主水平基准以上115米,而地皮上盖物业需於二○一六年六月三十日或以前落成。 【成报】华懋旗下九龙城「御.豪门」有望於下周取得满意纸,发展商部署於十.一国庆开售,该盘意向尺价为1万元。至於,第1期的豪门尚余18伙待售,尺价介於7,800至8,000元。而发展商将於明年上半年推出位於深水埗福荣街的新盘项目。 华懋集团售楼部经理吴崇武表示,旗下九龙城「御.豪门」仍未批满意纸,希望可於下周取得后部署10月初开放示范单位及正式开售,而尺价将参考毗邻豪门的售价,意向每尺售价将上调至1万元。 该项目於早前路演中,发出新盘问卷成功收回共500个查询,当中10%属内地人士。 至於,毗邻豪门尚余18伙待售,单位主要介乎8至12楼之间,物业每尺价在7,800至8,000元。而「御.豪门」的示范单位将设在一期的豪门,於47楼设有两个示范单位及一个清水房,而48至50楼各层亦设有示范单位。 吴氏续指,集团旗下荃湾如心广场5楼逾1万方尺楼面,将作为集团旗下新盘示范单位及售楼处,首个使用该售楼处的新盘,将为明年上半年登场的深水埗福荣街项目,项目单位少於100伙,主要为1至3房设计。 【明报】规划署刚完成研究报告,建议7个工业区共有29.5公顷工业地可转住宅(约可兴建2万个住宅),报告昨获得城规会原则上通过。规划署表示,随后会为各个区域更改规划图,更表明「不想拖得太久,部分要一至两年(完成规划改动)、部分可以快一点(完成)」,另有一、两幅希望可以赶及下年度纳入勾地表。有地产界人士指出,楼价急升,令政府备受社会各方的压力,增加住宅地已成为政府的重要议程。 城规会昨日讨论该份影响深远的研究报告长达4小时,有委员询问,为何报告於未有全面谘询,便建议把两幅位於葵涌和石门的工业地皮预留作骨灰龛用途,政府回应这只是规划方向,建议落实前,必会先作可行报告及区议会谘询,最后只有委员陈曼琪表示,她不认同该报告,并要求纪录在案,城规会随后通过报告。 【星岛日报】由恒基收购逾九成一业权的旺角西洋菜北街强富大厦,正申请强制拍卖,该物业具重建价值,可重建总楼面五万二千九百二十方尺,每方尺楼面地价四千三百四十六元。 上址为西洋菜北街一八九至一九五号及界限街四十五至四十九号强富大厦,据资料显示,该物业由一家叫「三耀有限公司」持有及申请强拍,公司注册处资料显示,该公司董事包括李镜禹、李家诚及欧肇基等,均为恒基董事。 恒基於去年八月,透过田生地产购入,全幢作价二亿三千万元,消息指出,该厦尚余一个铺位及两个住宅单位,小业主不愿意出售,因此才透过强制拍卖出售。该旧楼规划为住宅甲类,楼龄五十一年,具重建价值,并且毋须修改地契及补地价 即可重建,物业占地约五千八百八十方尺,地积比九倍,可建楼面约五万二千九百二十方尺,其中住宅占约四点四一万方尺,其余为商业楼面。 【文汇报】为善用工业大厦及增加住宅供应,政府早前对全港工业用地进行研究后,建议将其中29.5公顷的工业用地,改规划为住宅用途。以每户600尺计,可建约1.5万个单位,虽较目前本港每年约1万伙的新盘吸纳量为多,但就只相当於本港楼市每年约10万伙总交投量的1/10。同时,今次建议规划的地皮,大部分属私人业权,无法控制供应时间,属於政府的用地只占约3,300伙,且预计最快也要5至6年后才可供应市场,换言之,政府仍要想其他办法增加土地供应。 规划署刚公布《2009年全港工业用地分区研究报告》,并於昨日的城市规划委员会上获与会委员原则上同意更改59.7公顷工业用地的规划用途,其中29.5公顷共14幅的工业用地,改规划为住宅的建议,涉及总楼面面积达84万平方米(约904万尺),以平均600尺一伙计,可供应1.5万伙,主要分布在新界及九龙7个地区,包括荃湾、火炭、沙田小沥源、元朗、屯门、粉岭及大角咀。 【新报】自运输及房屋局推出资助市民「自置居所」的公众谘询后,英国皇家特许测量师学会(RICS)香港分会组成房屋政策工作小组,深入研究此议题进而提供建议,及已提交一份初步立场声明及建议予政府参考。 RICS建议政府采取一个全面及宏观的方向去制订一套长远及可持续的房屋政策,以便无论物业市场如何波动都能持续执行,达致能够提供足够及合适的房屋去满足社会上不同人士的需求。更赞成政府资助中下收入的首次置业者自置居所,但资助方案必须要周详计划及审慎处理,避免影响私人楼宇市场或与之重叠。除了前述夹心阶层人士以外,政府亦应考虑资助家庭收入较好的公屋租户,让他们归还受资助的房屋予房屋委员会,然后再进一步分配给更有需要的人士及家庭。
总括来说,RICS 赞同重推「居屋」计划,但新推之「自置居所」计划应更灵活化,审查资格须改良,并加入只可自住用途并设有再出售限制。而每一年可以出售的「自置居所」单位数量应依靠详尽的需求分析而定立。而现金或贷款资助等资助方法,只适用於私人市场具备充足房屋供应时,否则现金或贷款资助将促使楼价攀升,从而令市民误会「官商勾结」,政府只是利用此等资助在物业市场低潮的时候,协助私人发展商「撑」市。
|
|